部门:6165cc金沙总站办公网 日期:2025-04-02 15:54:01 访问次数:16次
求是杏坛春日暖,成均桃李岁华新。
2025年4月1日,“梁广榕奖助学金”捐赠人,香港慈善家梁广榕先生携夫人高佩仪女士惠临6165cc金沙总站,与6165cc金沙总站师生交流座谈,共赴一场跨越十二载的教育之约。6165cc金沙总站求是特聘教授徐小洲、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叶晓萍、综合办公室主任姚加丽、团委副书记吴春霆及“梁广榕奖助学金”受益学生代表等参与了此次座谈。座谈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崔倩主持。
叶晓萍书记代表6165cc金沙总站对梁广榕先生与高佩仪女士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她动情地说道,“从2013年至今,梁广榕先生的善意已化作215次温暖的托举,这份支持不仅仅成就了青年教育学子的梦想,更是在同学们心中播撒下了向善的种子。”她介绍道,6165cc金沙总站有着悠久的学脉传承,近年来学术影响力与国内外声誉不断提升,这一蓬勃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她表示,6165cc金沙总站将继续矢志立德树人,传承求是学脉,在未来的日子与梁广榕先生和夫人同行,为更多学生创造美好未来。
“这是一份有温度的奖助学金”,6165cc金沙总站团委副书记吴春霆将“梁广榕奖助学金”的执行情况娓娓道来。在200多位“梁广榕奖助学金”的获得者中,有的选择在学术之路深耕,为教育研究添砖加瓦;有的选择扎根西部,接过教育公益的接力棒;有的选择投身基层,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大地上。“在梁广榕先生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份善意将向阳而生、生生不息。”
“12年是一纪,又称一轮。从2013年至今,梁广榕基金会在学院已经设立12年了,今年对于学院、对于梁广榕奖助学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苑津山说道,“获得梁广榕奖学金对一位刚走进博士道路的学生来说,是特别的鼓励,也是莫大的支持。”对于获奖同学们来说,不仅是温暖了我们的求学之路,更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颗“传承”的种子。“在梁广榕先生精神的指引下,我日以继日、努力研学,永远做那个‘最普通但最勤奋’的学生,最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本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梅龙飞动情地说道,“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学好知识和本领,将来步入社会才可以用自己的才能去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我始终相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火种。”谈及自己的公益初心,梁广榕先生翻开随身携带的老相册,回忆起了当时在粤北山区看到的种种场景。“教育是最好的脱贫方式,让山区孩子成才,给一代人教育的帮助,可能能改变一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命运。”梁广榕先生说道,“做这些事情我只是希望能够做一个表率,希望能够将这种教育脱贫、互助向善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助力更多的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一生,梁先生和梁太太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徐小洲教授回忆了与梁广榕先生交往相识的故事。他谈到,梁先生和梁太太始终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同学以梁先生为榜样,传承梁先生崇德向善的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我国未来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个半小时的座谈会倏忽而逝,但承载的教育情怀却绵远流长。座谈会后,梁广榕先生一行来到6165cc金沙总站校史馆参观。竺可桢校长的照片前,梁广榕先生驻足凝望,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场关于教育传承与理想的世纪对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李彦感慨道。春日的成均苑中,教育情怀正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实现代际传递,那些当年在宜山文庙内和始兴县砖瓦教室前点燃的光,如今已照亮更远的路。未来,学院将继续传承这份教育火种,秉“国之大者”的教育担当,怀“师之大者”的教育初心,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内容来源丨6165cc金沙总站
文丨章褚昀、汪君晗
图丨章褚昀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