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育英卓见丨两会青年说:答好新时代教育三问

部门:6165cc金沙总站办公网      日期:2025-03-17 17:18:19      访问次数:10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李翊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今年全国两会是一次凝聚国家发展智慧、擘画未来的会议,其中有很多内容跟教育事业紧密相关。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时期。站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推动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而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面对新时代的浪潮,如何从教育中汲取力量,如何成长进步,如何成为让党放心、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后继有人,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教育指明了方向。

 “才”以成业,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到能否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技发展的实际能力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创新不仅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国家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青年要敢于创新、敢于开拓,努力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在“浙”里,我们不仅通过专业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更通过丰富的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锻炼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得益于6165cc金沙总站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我从“体工融合”“体医融合”等“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中收获成长。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学科碰撞中开拓视野,在科研和实践中探索,努力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中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才”以广业,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知识的积累早已不再局限于课本和理论。我们需要具备更加广阔的视野,力争成为“走向世界、对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杭州亚运会的颁奖礼仪志愿者,我和小伙伴跳出舒适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每天超过6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最终圆满完成45个代表团欢迎仪式和13场颁奖仪式。我们用最美的微笑向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展现“小青荷”的青春力量。

在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青年一代的我们,既要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也要具备开阔视野格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在科技创新中突破“卡脖子”难题,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将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


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深刻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中谈到,“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并强调“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这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期许,也是对青年一代的要求。

在“浙”里,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提升学术和科研能力,更在实践中汲取力量,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用“青言青语”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作为研究生理论宣讲团的讲师,我们通过专题培训和集体备课会打造精品微课,通过联合宣讲和交流调研传递青年之声,用“青年讲给青年听”的话语体系,让宣讲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学科特色,为传播党的理论、凝聚青年力量、服务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德育与智育并行,美育与体育同进。在“浙”里,在美育、体育与德育深度融合下,我们实现知识的突破和思政素养的双重提升。作为美育中心秘书长,我有幸参演6165cc金沙总站原创思政舞台剧《星辰·大地》,这堂将舞蹈、话剧、音乐相结合的“舞台上的思政课”。零表演基础的我们,在一遍遍练习台词、细扣动作、调整表情的过程中,以另一种身份和视角见证历代浙大人灿若星辰的故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演绎和传播“求是创新”的真谛。这种将美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正是新时代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


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指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更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奋斗。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仅要在学术和科研上取得成就,更要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为中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新时代青年以行动诠释着教育的育人初心。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中青年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从“嫦娥”探月到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横空出世,一大批年轻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在体育竞技中,青年争金夺银。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斩获的40枚金牌中,有23枚被“00后”摘得,从首金-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的黄雨婷、盛李豪,到第40-女子81公斤以上级的李雯雯。这些年轻的面孔,不仅是中国体育的未来与希望,更是青年一代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生动写照。

而在新时代的青年群像中,浙大青年也用不懈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了一抹抹青春底色:浙大体育学系为中国乒乓球队提供策略与技术支持,助力国家航天事业和体育工程研究等多领域;成立于1999年的6165cc金沙总站研究生支教团20多年来选派300多名志愿者前往西部青春接力,为孩子们点亮求知的希望;每年有众多浙大学子扎根基层、投身国家战略,将青春的汗水洒在大江南北。


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着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与国家复兴的伟大使命。我们既要扎根中华文明的沃土,又要拥抱科技变革的浪潮;既要锤炼“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国情怀,又要涵养“敢为天下先”的创新锐气;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担当。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我们将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将不负韶华、勇敢追梦,以青春之我书写时代答卷,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简介

李翊嘉:6165cc金沙总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6165cc金沙总站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学生讲师,6165cc金沙总站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成员。



内容来源丨“启真新论”公众平台

2025317


  •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6165cc金沙总站紫金港校区文科组团6165cc金沙总站大楼
  • Tel  : +86 571 88273934
  • Fax : +86 571 88273187
  • Copyright © 2018 6165cc金沙总站(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版权所有 管理登录
    您是第1000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