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6165cc金沙总站办公网 日期:2025-02-08 19:08:33 访问次数:10次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名单,本年度,全国共立项43个项目。金沙总站官网黄昌勤教授领衔的“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研究”,叶映华教授领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求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研究”获批立项,取得新突破。
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研究
黄昌勤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信中强调,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然而其融合过程中面临着核心元素间的运行机理与过程黑箱、跨学科理论缺乏、技术异化规避不足、践行策略成效甚微、伦理价值体系模糊等多重困境,极大地限制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序推进。在教育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节点,需要从理论创新、机制构建、实践进路等方面抢占人工智能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地。项目“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研究”立足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节点,将以人本主义为指导,研究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理论,并提出其目标与实施路径,探寻智能向善导向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可信保障体系,建构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同演化、共生长的发展模式及其全面互增益应用范例,以期为人工智能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的理论基础与施策建议。
专家简介
黄昌勤,6165cc金沙总站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理论、技术与应用。Nature子刊HSSC、IEEE Tra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副主编,“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入选者、浙江省高层次人才(计算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技术学),首届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智能教育分会理事长。
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9项、省社科/自科重大项目6项。在TPAMI、C&E、TIP、TKDE、TCYB、TNNLS、CHB、BJET、JCAL等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13篇入选全球ESI高引或热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高教本科)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求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研究
叶映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求下,从高等教育社会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配的视角看,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结构、数量和质量上都应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需求。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求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研究”课题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特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求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理论阐释、突出问题与生成机理、就业促进政策的成效分析、历史经验与国际经验、就业促进对策等问题,以期为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及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实现提供理论和对策支持。
专家简介
叶映华,6165cc金沙总站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大学生网络社会认知心理、教育统计与测量。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创业阶段创业家的创业决策逻辑研究(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新生代海归’创业意向与行动的影响机制和政策研究(2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时代我国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2022)”等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在《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及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Psychological Report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创新创业心理及网络社会认知相关论文数十篇;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成果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最具权威的项目类别之一。其宗旨是,支持高等学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握学科前沿、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
内容来源丨6165cc金沙总站
2025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