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6165cc金沙总站办公网 日期:2024-04-28 17:19:32 访问次数:10次
近日,6165cc金沙总站国家高端智库6165cc金沙总站分中心执行主任、6165cc金沙总站兼任研究员阙明坤接受浙江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号“教育之江”访谈。
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关键一环,如何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持续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访谈中,阙明坤围绕“高等教育如何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这一主题,从创新型人才特征、培养体系等多方面,深入探讨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路径。
访谈内容如下:
记者:阙主任您好,您认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阙明坤:易炼红书记在“新春第一会”中提到“创新驱动的底层逻辑是人才驱动,改革攻坚就要激发人的敢闯敢试敢创的勇气和活力,开放提升首先要更深层次地推进人才的对内对外开放。”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体现在为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为了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深刻的改革,包括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记者:在您看来,创新型人才队伍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阙明坤:首先我认为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具备四个特征:
一是具有创新的人格。要有好奇心、广泛的兴趣、强烈的探索精神、持续的热情、大胆的冒险精神,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有团队合作精神。
二是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型人才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善于自学,知识结构包括广博、精深两个方面:在广度上,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有跨学科知识;在深度上,对某一领域科学知识有深度的理解,能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
三是具有独特的创新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四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它是一种突破常规、寻求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革新的重要动力。
记者:总的来说,创新型人才是指一个具有健全的创新人格、完备的创新知识、独特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的人,目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分为哪些阶段?
阙明坤:创新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一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探索阶段(学前期和小学前期),第二个阶段是兴趣显露阶段(小学后期和初中),第三个阶段是才干浮现阶段(高中与大学)。第四个阶段是专业创新阶段(研究生与工作阶段),此时他们开始在某一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专业工作,并产生创新成果。
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的支持。我认为,目前要大力深化STEM教育(STEM教育即在全球教育创新与变革背景下的学科融合教育,强调的是一种跨学科一体化的教育方式,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通过面向问题的“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
记者: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您刚刚所说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特征,您认为在创新型人才过程中,高校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构建培养体系?
阙明坤:1.健全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激发学生探索高深学问和创新创造的动能,成为国家急需一流人才自主培养的先行者。面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6165cc金沙总站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一流平台、师资、资源和环境,例如,浙大设有求是科学班、图灵班、强基计划班等培养类型,涉及数理化生计等15个基础学科专业,着力培养深耕基础科学研究或潜心关键技术创新的拔尖人才。
2.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要修订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研究型大学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必须促进其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同时,要加快构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体系,加强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培训。一方面,要提升全国师范大学、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高水平教师;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综合型大学举办师范教育、以及培养教师的学科优势,6165cc金沙总站为首批30所“国优计划”试点高校之一,也参与承担培养中小学优秀教师,“国优计划”的实施为全省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开辟了新通道,通过实践导师的指导,打造教师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协同育人样板。
3.重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教融合、寓教于研,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鼓励学生尽早“进团队、进课题、进项目”。建立跨学科、跨学院开放式的研究平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6165cc金沙总站主要依托竺可桢学院,整合全校学科资源,推进实施拔尖人才“三制三化”(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改革。
记者:宏观的培养体系有了,在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之下,高校具体有哪些举措?
阙明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使劲。加强大师引领,发挥高水平师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让学生在校园中学其所长、成其所想。6165cc金沙总站竺可桢学院率先实行100%全员导师制,开展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课程学习计划及“浸润式”科研训练计划,目前导师人数已达1030位,其中高层次人才620人次。
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研究型大学要深入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实行跨学科、跨学院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打造交叉融通的跨学科培养模式,推动师资、课程、各类平台资源等共建共享,让学生在大类中学习一年,首先接触大类专业基础,然后再分流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选择适合自身的成长道路。同时,对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而言,也要努力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转专业的权利。
推进本、硕、博课程体系贯通建设。实行导师制、小班化教学,构建“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研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记者: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的目标是服务社会发展,如何充分激活创新人才这一主体,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持续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阙明坤:一方面,需要优化人才供给侧,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对此,需要倒逼调整办学模式、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不断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及时增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将科技前沿知识融入课堂。通过教育改革、体系重塑,让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都拥有真才实学。
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激发高校人才资源活力。要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堵点,搭建沟通的桥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人才供需衔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开发新就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打造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释放人才红利。
另外,高校也要发挥科技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国际合作,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前瞻布局研究领域,集聚科研资源推进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提升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水平,解决“卡脖子”难题。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共建政产学研合作基地。组织科研团队、科技人才开展有组织科研,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内容来源丨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2024年4月28日